又是一年的开学季了,美国的小初高都陆续开始开学了。美国的小学教育并不是灌输式教育,小学生也不必死记硬背,开开心心上学,快快乐乐读书。孩子的书包很大,不过基本是带饭的小朋友装饭盒和零食用。
热身日(OPEN HOUSE)的时候老师说了,大书包主要是带回家的资料不用折起来,因为小朋友回家是要把他们格子里的东西都带回家的。
据说之后可能会从教室里面借一本书回家,小朋友要求每天15分钟阅读,1年级以上都是要求20分钟以上的阅读,初中也还好,真正进入高中轻松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学习就会非常紧张了。
全美学校没有固定的开学日,比如美国加州和马里兰州的开学日至少相差十天左右。
开学日第一天,也就是看看孩子的分班和班主任老师,然后参观一下教室。如果是新入学的小朋友,一般3-5月会有一天让你提前注册,提供医疗记录,填各种表格等,这个需要自己打电话和学校预约注册的时间,注册之后暑假就会收到学校发来的信,通知你什么时候是open house了。
美国学校的班主任一年一换,比如美国小学并没有从一年级一直跟到五年级的班主任。所以每年秋天开学的第一天,美国孩子们看到的都是新老师的新面孔。
美国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学生基本上就是熟悉环境,等到第二天就稍微正式一些,等到一周之后就正式进入routine了。
家长如果经济上许可,可以看看教室里需要不需要纸巾洗手液之类的用品,一般学校寄来的信里会有各年级需要的school supply list,每个年级都是不同的,千万不要冲到staple买了一大堆本子,然后发现教室里不用本子,吐槽一下,我们这边的STAPLE开学前一天到开学的第二天居然买SCHOOL SUPPLY的队都排到了店外面,店里的东西跟被飓风刮过一样。
美国的校车就不用多说了,网上多的是它坚强的身影,绝对的结实。校车还有特殊的道路权利,当校车亮红灯孩子上下车时,路上行驶的所有车都要无条件地停下,等待校车。我们这里第一周,校车上都有家长义工帮忙,校车停靠的地方有教工指导孩子按顺序排队,年级小的孩子先上车,坐在前面,然后依次上车。
除非特殊情况,美国家长对分班基本采取完全服从的态度,送礼走后门以便让孩子进后门班的情况并不普遍。开学前几天,学校会把分班表贴到学校的大门上,家长和学生会根据分班表找到自己的教室。
此外,开学前,学区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家长并转告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如何及时更新免疫记录,新学年在课程安排上有哪些新变化等等,电子邮件是美国学校和家长保持沟通的常用渠道,除非紧急情况,美国平时很少会给家长打电话。
美国人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在“热身日”那天,家长们必须要填写紧急信息卡片(Emergency Card),主要提供学生的家庭地址、电话、紧急状态时的联系人,孩子家庭医生的信息等等。此外,家长们还要提供值得信任的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开学第一天,还有什么新鲜事儿吗?当然有啦。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美国警察在开学前后会秘密潜伏在学校附近,专门对付超速的美国人民。原本限速35迈的公路,上学放学的时候黄灯闪闪,在学校附近就突然减速为25迈,你要是稍有不注意,肯定超速无疑。
美国学校对功课的重视,并不比中国学校差。一般学校网站上都有本州教育部对各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的要求。
家长可以多利用网上的资源,像一个学校的师生比例,学生的民族比例等信息,在网站上都能查到,一般如果ASIAN比例特别小,一个学校没啥亚裔学生,我是不会选择的,因为孩子还是需要有认同感的。现在很多亚裔学生也很注意体育和才艺,我相信亚裔是书呆子的印象再过一些年应该能够扭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