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品牌·安全自营

98.68%
财产指数→
护照指数↑
婚姻指数↑
 

当“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看完就颠覆了

美宝之家编辑部 2014/12/02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可到了去年这个老故事在一位中国小学生那里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风波,从那时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最近终于在丫丫中文学校的学中文班里有机会得以见识,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 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听到这里我走出了孩子们的课堂,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的典型,你说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上一篇:留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是平视对手的自信    下一篇:美国学生看什么书和电影? 科幻类居首!
 
 
费用计算
套餐选择:
待产周期:
月子周期:
增值服务:
手机号码:
 
 
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