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品牌·安全自营

每个孩子都有学习能力,有时只是激励方法错了

admin 2015/03/04

学习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本能,学会新东西总能让人感觉良好。南桥的这篇文章其实从理论角度回答了很多社会热议的教育问题,比如有孩子在某些学校是被退学的“学渣”,换了宽松的环节反而成为学霸;比如到底要不要在课堂之外让孩子学点什么,是不是额外学习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悲惨体验。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学习兴趣,但大多数时候只是激励方式不对。不同类型学生应该给予不一样的关注或自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的价值,这才是长远的、有益的“学习激励”。
 
文/南桥1869-1909年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艾略特博士(Charles W. Eliot)藏书很多,有人问这些藏书都从哪里来。他回答:“大一新生带来很多书,而大四毕业生带走很少。”日积月累,他就成藏书家了。
 
每一年高考之后,高三学生把书撕掉,从教学楼、宿舍楼扔下,书碎书飞,如同飘雪。撕掉不怕,知识若内化了还好,但这种情况也不多见。马克吐温说过:“大学是这样一种地方:老师的备课笔记,既不经过老师的大脑,也不经过学生的大脑,直接进入学生的听课笔记。”(College is a place where a professor's lecture notes go straight to the students' lecture notes, without passing through the brains of either)正式的学习,搞不好会成为“必要的邪恶”和过场。大家学习不过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升学,升学是为了工作,学生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成了学校和老师心头永远的痛。
 
在这个终身学习和眼球经济的时代,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成了教育者既老又新的挑战。在一些不收钱的网络课程上,引发学生兴趣几乎关系到一些课程的生死存亡。如果老师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学生很快就会用脚投票。
 
根据Techcrunch的报道,斯坦福大学教授Sebastian Thrun的《人工智能》课,在慕课界名闻遐迩,报名者无数,但是最终只有4%的人学完。国内一些培训学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拼命打鸡血,说段子,但是这些一时有用,对于学习的长期效果堪忧。
 
严格说来,学习激励远不应该只是这些手段。
 
学习动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劲头这些说法,英文常说是“学习激励”(Learner motivation)。 根据《学习如何发生》(How Learning Works)一书的说法,学习激励与学习目标最为有关,目标牵引学习,但是学习激励强不强,也要看学习预期(expectancy),这种预期,也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预期(student efficacy)。
 
另外一点,是看学生能不能预见学习的价值(value)。学习者还要有利的外部环境(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材选择适当等)。此书指出,因学习者对学习环境、自身学习能力、学习价值的不同认知, 学习者类型不一:
 
激励型(motivated):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能力感到自信,看到学习的价值,外部环境也有利,这种学习者就会很有激励。这种“学霸胚子”难得一见,但是总会是有的,而且老师可以借用各种手段,把其他类型学习者,往高激励的路子上去引。 套用托尔斯泰的一个说法:“学霸”的胚子个个相似,“学渣”的胚子却各有各的不同。学习激励不足的学生,会因为不同原因学习动机不足:
 
绝望型(hopeless): 如果学习者觉得学习环境不利,自己对学习能力又不自信,又看不到学习的价值所在,他们就会绝望,破罐子破摔。这种情况最糟糕,什么学习条件都不具备,如果整个学科学习都这样,那么学习者应考虑转学。 排斥型(rejecting): 如果学习者对自身能力不自信,不管学习内容是否有价值,也不管外部学习环境是否有利,他们都会排斥学习。他们对学习表现出的态度是冷漠、被动,甚至还有愤怒(尤其当学习是被迫的这种情形之下)。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在学习早期让学习者尝到成功的甜头,学习内容循序渐进,不让学生感到学不下去。 逃避型(evading): 如果学习者对学习能力感到自信,但看不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他们就会选择逃避。
 
高校一些公共课的逃课,大部分都是怎么回事。这种学生即便去上课,也可能发呆,做白日梦,或是在课桌下看小说、看棋谱等。对这种学生,老师应该在教学一开始“把脉”,了解他们对于学习内容价值的认知,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看不到学习的价值,有可能的话,建议他们选其他课程,以免浪费双方时间。
 
挑战型(defiant):学习者对自身能力感到自信,也能感到学习内容有价值,但是外部环境不利,比如老师水平太差,教材太烂,学生就会表现出挑战的行为特征来,言谈举止间暴露出“我来证明你的错误”这种态度。这种学生容易挑战老师权威,老师通常不大喜欢他们,但他们不是无药可救:可以给他们布置与其水平相应的作业,加大难度,让其得到充分挑战,这样他们往往就没有那么“嚣张”。
 
脆弱型(fragile): 学习者如果觉得学习环境有利,也能看到学习价值,但是对自己能力不自信,他们会表现出“脆弱”的行为特征来,比如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懂装懂,作业哪怕对自己很难也不承认,另外他们会回避任何可能让自己出丑的作业,表现不好则寻找各种借口来掩饰。
 
这种学生很有欺骗性,他们会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不懂,自我防护意识强,老师一开始往往不知道他们的问题所在。他们也最可悲,最需要老师关心。老师千万注意不要伤害其自尊心。必要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比如让其去补课,或是提供补充学习资源,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而今也有不少网络资源,让学生去自行“进补”,提高学习能力,跟上“大部队”节奏。 当然上述这些情况下,有些因素也不在老师的控制之内,比如把水平还不够的学生放到自己的班上来。教育单位应该做一些事先的诊断性测评,把相应的学生放到相应的班级里面。如果是必修课程,而大部分学生都看不到价值,老师和院系应该更改课程计划,以免劣币驱逐良币,因为少数不合适的课程,把整个院系声誉和学生学习动力拖下去。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一书对学习者分类会让老师有启发。比如该书建议:
 
为了让学生认可学习的价值,得将学习和学生兴趣结合起来,提供真实的、来自现实世界的任务,让其看到相关性。
 
让学生将眼前的学习,和其整个学习生涯、职业发展的需要关联起来。老师还需识别并奖赏你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些价值。
 
同时老师自己一定要对学习的科目有热情,否则这种热情会层层递减,让学生很难提起兴趣。
 
为了改变学习的预期,老师应该将教学目标、评估和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识别学生的学习层次,让学习的内容不太过容易或者太难。
 
作业也要难度适中,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匹配。
 
其他方法还有,应该在早期多一些让学生成功的机会,不能让其一开始就受挫。明确说明学习预期,提供针对性强的反馈等。
 
教育家约翰·凯勒(John Keller)总结的激励模型则归类更合理也更容易记忆,所以流传甚广。凯勒的模式叫ARCS:
 
他说好的教学应该能够引发学习者的注意力(attention), 学习的内容要有适用性(relevance), 学习者应该有信心(confidence), 学习者学习成功应该有满足感(satisfaction)。
 
这中间的很多说法,与上述预期、价值、外部环境有所类似,但是更能够指引学习体验的设计。
 
我们常听老师抱怨学习不好学,学生抱怨老师不会教。我觉得双方的指责,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亦即词汇的贫乏。“不好学”涉及的因素不仅是兴趣,也有信心和满足感。如上所述,不好学的学生类型也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失去了信心不好学,有的则因为看不到内容的价值,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形区别对待。
 
可是关于教学法词汇的贫乏只不过是表象。表象背后,还是对于人性的深切了解。比如老师得认识到,大部分的人都喜欢探索未知,学会新东西从而感觉良好;大部分人也不希望在他人面前表现蠢笨;另外所有人都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东西上面……终身学习的年代,人们学习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
 
我曾经在讲座上遇到一个五六十多岁黑人,回校深造读博士。他自己主动说他回来读博士,实用性是没有多少了,但他要给子孙作个表率。这些人性的优点也好,弱点也好,都是学习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假如对这些人性的要素有深刻洞见,那么不会说ARCS模型的老师,也可无师自通地去思考并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上一篇:教育孩子,家长别忘了这些法律底线    下一篇:儿科医生不会说的25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