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第三篇提到《小别离》的文章了。今天有人给小美出了个题,“赴美生子,能否缓解《小别离》里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
小美先问一句同样正在追剧的爸妈,如果剧中学霸琴琴的妈妈吴佳妮,在刚怀有孩子时,就知道有赴美生子这条路,会不会想尽办法把孩子生在美国?
按照佳妮的性格,这事儿几乎是板上钉钉。
这个底层出生,却又无比好强的妈妈,一直对父母的短浅目光耿耿于怀,深感父母的格局对孩子一辈子前途的重大影响。没有上过大学的她,圈子只能在那里,所以她嫁给了不懂上进的的哥;事业的天花板也只能在那里,即便自己努力奋进,从护工考到了医生,还是在社区医院晋升时被有关系的人顶替。
她羡慕姐姐出国后的优渥生活,羡慕其他两家人不愁孩子出国的学费,培养孩子跳出自己的圈层,成了她的目标。她卖房子,倒腾差价;她让女儿当富二代男生的陪读;她把孩子过继给姐姐,为了拿到绿卡让孩子在美国上免费公立学校……
她展现了一个中产下游,却不甘于现状家庭的纠结和焦虑。当小美看到她为孩子出国绞尽脑汁想办法时,却是在庆幸如今的妈妈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因为剧中人物所焦虑的孩子留学费用,学习压力,工作前景等,通过赴美生子这条路,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赴美生子从08年开始在大陆兴起,每年都在以翻倍的数量在增长,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整个行业的服务已经相当成熟。而现在选择赴美生子的家庭,已经不是需要事事摸索的先驱,不管是前期签证准备,中期赴美待产和生子,后期回国孩子的成长,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可寻。
赴美生子从明星,富豪的家庭,逐步走向中产,普通白领家庭。他们比如今,正在为儿女中考焦头烂额的70后一代,更快一步为孩子铺好了路,而这条路能不能缓解过几年后带给他们的教育焦虑,小美不妨比较一下。 例如:
▋费用带来的压力
中产下游的吴佳妮,对于留学费用,每年10万还能想想办法,30万那是完全够不着,所以她才想出各种荒诞的方法筹学费。即便精英如童高管和方医生,孩子的留学费用也得算了又算,咬紧牙关。

低龄留学家庭收入情况,比赴美生子家庭要求要高得多
而赴美生子的费用,15-30万搞定,也仅需这一次,这个费用,护工和的哥出生的佳妮一家,也是一个完全能接受的数字。
▋孩子的学习压力
到目前,美国国籍真正带来给孩子的红利,还并没有在大陆赴美生子的家庭中显现。最早一批的美宝,目前都还不满10岁,但要不了几年,第一批美宝也将面临低龄留学。他们的美国公民身份,将在那时候开始逐一显示出优势。
首先,中考和留学,美国身份让他有了选择权,心里压力没那么大,就不必像方朵朵一样,被中考的压力逼迫成焦虑症,父母自然也不会为孩子少考了那3,5分而抓狂不已。即便计划以后再国内上大学,外籍身份只会让他们更容易上国内的顶尖大学。
其次,方朵朵和小宇为托福考试日夜不停的看书做题,上高昂的托福培训班的情景,不会出现在美宝身上,因为考虑高中就在美留学的美宝,是不必参考托福考试的。只有大学去留学的美宝,才会有语言考试要求。
最后,现在,家长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竞争,拼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成绩。很多家长从孩子自身综合素质考虑,比如觉得孩子可能不擅长考试,不想让孩子的压力太大,所以选择送出去,赴美生子的家长,会在培养综合素质方面更下功夫。
▋孩子工作前景的压力
即便次次年级前十的琴琴,她的妈妈依然想让她去国外镀金,而后留在华尔街,而事实上现在单纯的大学留美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即便归国,现在海归的就业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台湾的赴美生子一直延续了2,30十年。因为台湾面积小,就业量体小,给年轻人留的机会少,台湾妈妈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前景,也是很拼。早前那位在飞机上,也硬要在美国领空出生的台湾妈妈,恐怕换成吴佳妮,也会是同样的选择。因为美国身份,会让他们的孩子更有工作机会。
▋掉落中产阶层的压力
所谓中产的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在担忧自身的局限性,影响限制住孩子能达到的高度的同时;也担忧自己这好不容易踏上的中产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毁掉。
一切都源于不安全感,焦虑工作,前景,未来,国内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等……而赴美生子,会给他们的中产生活多留了一条路,因为孩子21岁时,依亲移民的政策让他们多了一个机会重新选择生活。
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肯定不仅仅是靠把孩子生在美国就能完全缓解的,但它的确是一副缓冲剂,让焦虑不要那么深,那么久。
现在,明星赴美生子的新闻已毫不足奇,普通中产家庭即将成为赴美生子的生力军,依然有宅在家里的键盘侠在谩骂,忙碌奋进的中产在效仿。谁的目光更远,谁的格局更大,谁的孩子未来更光明?
本文为美宝之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