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品牌·安全自营

批量“制造”美国人?

美宝之家编辑部 2013/11/22

  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所有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都是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

  18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这项修正案,旨在解决南北战争后曾作为奴隶的黑人后代的身份问题,145年后,这一法案为千万期望踏上了美国国土的人打开了一扇门。

  有外媒称,每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孕妇在美国诞下4万个孩子。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这些孩子将成为一名美国公民。这个身份的背后是个巨大的光环——持有美国护照可以免签证进入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资料来源:全球大型咨询机构Henley &Partners2013年发布的“亨氏签证受限指数”),能够享受美国所有的社会福利和医疗设备;更容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申请只对美国公民开放的助学金;合法留在美国工作;更重要的是,长至21岁时,其父母可申请亲属移民,拿到美国绿卡……

  在很多人眼中,去美国生一个孩子,无异于一项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不少孕妇在生产前借旅游之名远渡重洋,飞到美国生下小小的美国人。这样的旅游甚至有了一个专属名词“生育之旅”(BirthTourism)。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可观的收益,催生出大大小小的生育之旅中介机构;在美国,各类月子中心也呈现莺飞草长之势。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2012年,通过中介机构飞到美国生孩子的中国客户大约有1万人,而今年预计这个数字估计要翻倍。“原因在于去中国香港生孩子这条路被堵死了,很自然地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了美国。”

  有机构调查显示,全国各地属广东的父母亲对去美国做月子最为热衷,凭借14.96%的市场份额领跑北京、山东等其他省市和地区,其中以30至39岁、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妈妈们为数最多。

  “还是蛮值得的,”通过中介到美国生子、目前已经回到国内的马小姐在回顾自己走来的每一步时说。她还积极鼓励身边的亲朋好友也用这个办法去美国生孩子,“现在没有法律禁止……毕竟一切都要趁早。”

  “一切要趁早。”也许去美国做月子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争议,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铤而走险,但在这句话当中,我们或许能够读到为人父母的对一个新生命的期冀,仿佛也能体会到这个小小的生命身上承担的、关乎整个家庭前途的重任。

  然而,专攻移民诉讼的美国律师乔德睿(GaryChodorow)向记者表示,在他的从业经历中,见过不少父母因为去美国做月子一事遇上麻烦之后深深失望的表情。“很多人,包括中介机构的销售人员,总是将所有事情都说得那么简单,”他说,“当美国联邦政府发现你以经商为由入境之后,实际上却跑去生孩子,那么很抱歉,下次你就别去了。”孩子成了美国人,父母却从此无缘他们心中的目的地。

  事实上,在监管缺位的去美国做月子产业链里,市场混乱、恶性竞争、货不对板等现象蔓延,甚或,在无执照、无监管、无标准“三无”状态下的中介机构,一直游走于两国法律的灰色地带。而对于那些正在计划去美国做月子的家庭而言,“风险”是必须牢记的词汇。
本文转载自新快网日期:[2013-11-20]  版次:[A43]   版名:[Hi广州·本期话题]



上一篇:分析哪些人群适合去美国生孩子    下一篇:中国父母美国生子热情源自哪里